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1:58    次浏览
导演贝克和他的团队总用了3部iPhone,拍出了电影《橘色》,将于7月10日登陆美国院线。 近日,在今年圣丹斯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电影《橘色》(Tangerine)终于确定了档期,将于7月10日登陆美国院线。今年1月,《橘色》在圣丹斯电影节的一众劲敌中强力突围,堪称黑马。影片讲述了在好莱坞不那么光鲜的角落里工作的变性工作者的生活,人物性格冷酷、有趣、不愿受制于人。然而,影片的幕后也如台前一般令人意外:整部《橘色》几乎都是用iPhone 5s拍摄而成的。其实在此之前,许多人都尝试用iPhone拍摄短片。借助iMovie、Efexio、Movie Looks、Filmic Pro、Gravie、Video Crop等摄影应用,确实能拍出大片的感觉。 此前,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《寻找小糖人》就部分使用了iPhone拍摄。当时由于制作经费紧张,《寻找小糖人》使用了iPhone应用8mm Vintage Camera拍摄了片子最后10%的内容。导演马利克·本德耶卢表示,最后阶段用iPhone进行的拍摄与其他部分拍摄的效果“几乎一样好”。尽管此前已经有很多人用iPhone拍摄过业余电影,但从现有的报道来看,《橘色》却是首部几乎完全用苹果设备拍摄的圣丹斯参展影片。圣丹斯电影节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,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。自1984年创办以来,它经过了30年的积淀,从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发展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。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,而许多好莱坞大制片公司都会到这里来物色有潜力的人才。 如此广阔的平台自然吸引了很多有抱负的年轻导演。然而,独立编剧兼导演肖恩·贝克(Sean Baker)之所以决定采用这种模式,并不是为了制造噱头,完全是因为预算有限。需要什么设备?不过,当你亲眼观看这部影片时,绝不会想到它竟然是用手机拍摄的:《橘色》通过2.35:1的宽荧幕呈现,当镜头在洛杉矶街头来回切换时,画面无比流畅。尽管选择了这样一款不入流的“摄影机”,但贝克却认为,iPhone给了他很大帮助。“它使用起来非常简单,”他说,“我从没丢过任何镜头。”那么,如何用iPhone拍摄一部圣丹斯参展影片呢?你需要四样设备。首先当然是iPhone,贝克和他的团队总共使用了3部iPhone。 其次是一款叫作Filmic Pro的应用,这是一款专为iPhone摄影打造的程序。它能提供4 倍缩放与完整控制功能、焦距与曝光、帧率与白平衡。 此外,FiLMiC Pro还有各种专业工具,例如音频仪、光暗分布图与长宽比叠加。 第三样是摄影机稳定器。“手机太轻、太小了,所以无论你的手有多么稳,都难免会晃动,这可不好。”贝克说,“所以需要一台摄影机稳定器来稳定画面。” 需要精通传统电影制作与传统电影一样,《橘色》也要经过后期制作。“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都会调低饱和度。”贝克说,“但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,增加了色彩饱和度。因为世界是那么丰富,女人们也是那么多彩,我们希望影片的色调符合这种特点。”事实上,橘色成了这部影片的主色调,而片名的灵感也来源与此。最后一步则是通过数字化处理为画面增加颗粒感,使之更像是一部用胶片拍摄的电影。 这两位女性开始讲述这个街区周围的各种故事。“大家都喜欢打听戏剧性的故事,尤其是电影人。”泰勒说。期间,她们恰好提到了附近的一件事情:一位变性女听说自己的男朋友与另一个女孩(在《橘色》中,他们将天生就是女性的人称作“真鱼”)有染后怒不可遏,决定报复那个女孩。于是,贝克和柏格奇找到了灵感,最终一同创作出了《橘色》的剧本。 这部用iPhone拍摄的圣丹斯参展影片就这样诞生了:它的出现完全出人意料,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,而它所呈现的故事则是传统大型制片公司根本不会触碰的角落。当然,《橘色》并不能称得上完美。它最后三分之一的内容推进得过于缓慢,而在“甜甜圈时刻”掀起的高潮也远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。但在这样一个充满成熟的故事片和坦率的纪录片的电影节上,它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奇迹:只用一部550美元的手机,就在大银幕上呈现出一部宽屏电影。 在国内,也有人用手机拍电影,他就是90后青年导演黄宗孟,他的处女作《我能拍电影》在优酷上线1周点击率达50万次。他用手机拍摄的《播州情缘》还入围了几个微电影大赛。他的一部手机拍摄的《善作魂》点击率也达到50万次。